概览:
几乎每隔一段时间,微信群就会收到一段谣言。
每逢学生高考的时候,一个叫“白娅婧”的同学就会丢准考证,好像这几年每年都丢,我说这孩子就你这记性,还考啥大...

几乎每隔一段时间,微信群就会收到一段谣言。
每逢学生高考的时候,一个叫“白娅婧”的同学就会丢准考证,好像这几年每年都丢,我说这孩子就你这记性,还考啥大学啊。
夏天吃烧烤的时候,有信息说林业局预防白娥,喷撒农药,好像自从有了微信群,这农药就一直在喷,啥时候是个头啊。
前几天,有信息说南汇的香蕉打催熟剂,造成多人感染h7n9病毒死亡,大家别吃香蕉了。南汇是上海的,怎么可能产香蕉呢,再说h7n9是禽流感,你让香蕉来传染,那你让全县的鸡咋想。
看到这样无根无据的信息,其实你问问度娘就行了,没有多少事是度娘不知道的。输入信息关键词,一搜便知真假。
还有一些谣言,比如前几天禹城城角韩发现人贩子的,如果真有,我们敬爱的光明大哥就是不睡觉,也会第一时间发警情通报的。我们也没必要看见了就转发,等两天不挺好吗,这不刚过了一晚上,光明微直播就辟谣了。
投票来点赞
微信朋友圈里五花八门的投票信息频繁刷屏。原来的时候,只是一些商家为了拥有更多的关注者,往往会通过投票活动来增加关注度。可现在,很多评比活动都流行通过【
微信投票】来进行。
现在有关小朋友或者学生的投票活动比较多,而他们又没有能力拉票,只能通过父母,动员亲戚朋友来投票。这可难坏了父母们,求这个求那个,微信群、朋友圈,熟的不熟的都发链接,实在凑不够就花钱买点小礼物凑票。有啥办法呢,别人有票咱没票,不是显得咱既没人又没钱吗。
这种“拼钱”、“拼爹”、“拼背景”的“三拼”投票,真不知道有啥公平可言。
涉黄图片弹
经常在微信群里看到这样的小视频,封面人物比较低俗,穿着暴露、动作不雅。打开以后,其实就是一些普通的搞笑、鸡汤视频。
还有一些链接,表面看就是一篇普通的网络文章。可打开看完文章后,下边都是些低俗不堪的图片,附带着卖补药的广告。而你再想返回却特别困难,有时需要点好几次返回键,甚至死机。
发布者制作这样的视频或链接,无非就是为了提高点击量,吸引眼球。接受信息的有成年人,更有不少未成年人。有时候孩子看手机无意打开信息,非常尴尬,同时对他们也有很不好的影响。
广告连连看
曾经在小区业主群干过一段时间的管理员,之前的时候,经常有些人在上边乱发广告。一则广告,往往有着一段长长的文字,附带着好几张图片,瞬间刷屏。见有一个人发,其余的也开始发。
后来提意见的业主越来越多,让把发广告的全踢出去。最后想了个折中的办法,打一则广告,发十块钱红包,打广告的才慢慢减少。但也有不少人,平常不进群,进了群就是为了发广告。还有的非本小区住户,为了扩大影响力,通过亲戚朋友进入业主群,三番五次的刷屏发广告。
也就是我这样的愣头青不怕得罪人,敢下手踢人。大部分群主应该都不好意思从群里踢人,这就造成了微信群:广告连连看,大家都很烦。
不转死全家
“今天是××节,转发的家宅平安、父母康健,不转的,父母将在一周内出事。”
“一封非常灵的信,看完后请在4天内转发给20个人,15天后,你会遇到幸运的事情,否则将会有厄运降临。”
“××年最幸福的是xx座和xx座的人。家有这两个星座的转一下吧”;转各种神佛,看到几秒钟内转,考试不挂科,赚钱发大财,不转就死全家”……
诸如此类的带有“诅咒”性的消息,在微信群比比皆是。前半截说的挺好,都是些人话,后半截气的你想骂娘。让人看了,一天的好心情就这样没了,转也不是,不转也不是。心中飘过十万头羊驼,只想说一句:去年我买了个表!
是朋友你就砍
“我太喜欢这个东西了,是朋友就来帮我砍一刀吧”。
前段时间,商品砍价的信息遍布禹城各个微信群,帮七大姑八大姨砍完,再帮朋友邻居砍。一开始还行,有空就点开砍一刀,可后来越来越多,私发的也有,群发的也有。砍吧没时间,还有泄露信息的风险,不砍吧,都是熟人。
但是真正砍价成功的有多少呢,商家就是为了拉人气,获得更高的关注。一开始成百成百的砍,后来越来越少,到最后一个人砍一次也就一分钱,更有好几次也砍不一分的情况。而你为了砍价成功,不断地求人,求亲戚、求朋友、求同事,求陌生人。即使砍价成功,你也透支了自己的朋友圈,甚至被拉黑,踢出群聊……
网络不是法外之地,我们尽量少转发那些不实信息,不健康的信息,有些信息可能你不经意的一次转发,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。
多发些绿色健康有正能量的信息,对别人有利的信息,让我们一齐努力,共同净化禹城网络。